1988年,石聚彬携带20吨红枣勇闯深圳,结果却亏了个血本无归。
他落魄到不敢白天回村,只能趁夜色回家,一斤白酒下肚后才跟老婆说出惨亏的真相,夫妻不由抱头痛哭。
大家都想不到,这不过是一家市值百亿上市公司开场的传奇序幕。
◆生活“滑铁卢”1961年9月,石聚彬在河南新郑孟庄镇一个枣林中的村子小石庄出生,生下来就赶上三年自然灾害。
爸爸妈妈怕他养不活,就按风俗起了个女生的小名“彬妞”。
没想到,“彬妞”长大后成了村里最敢想敢干的大男性。
从记事起,石聚彬的生活就充满了困苦,一家7口挤在三间破房里捱日子。
孟庄土地贫瘠,遍地荒丘,产粮极少,却是出枣子的好地方。
当地有顺口溜唱到:“孟庄孟庄,到处沙岗,粮食不够,煮枣喝汤。
”青黄不接时,“一个红薯一个馍,离了红枣没法活”,乡亲们都靠红枣充饥活命,视其为“救命果”。
为糊口,石聚彬从小什么都干,卖馍馍、炸油条、赶驴车、扛货包、当木匠、贩布料……穷困的生活磨砺出他勇猛果敢、敢闯敢拼的坚毅性格,在他看来,最艰难的生活也不过这样。
1982年,石聚彬高考考试落榜,成了村里唯一的高中生。
他不可以鱼跃龙门,却也不甘平庸,而是看着一望无垠的枣林苦苦思索,发誓要为穷困的家乡找出致富的道路,那就是贩枣。
新郑遍地是枣,但当时种植水平低,品种差,贩枣挣不了几个钱。
如果碰上个大丰收,没加工能力又卖不掉,只能烂掉,含泪倒枣。
石聚彬也琢磨过把枣子贩到大城市卖,但一不知道行情变动,二不了解天气变化,比较容易赔老本。
1986年,石聚彬忽然在报纸上看到,富起来的深圳人爱用红枣煲汤、滋补身体,顿时如获至宝。
他仔仔细细研究了好几遍,牢牢记下深圳的红枣价格,便二话不说凑了几千块,收了6吨枣子,要到深圳闯一闯。
初生牛犊不怕虎,石聚彬这次闯荡遇见了不少问题。
由于运输时间长,红枣难保鲜,结果一部分发了霉。
虽然没挣多少钱,他却有了经验、长了见识。
第二年,石聚彬再把红枣运到深圳,状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次他轻车熟路,结果顺利地把红枣卖掉,大赚2万块,取得了生活中的“第一桶金”。
穷惯了的乡亲们首次看见天文数字般的财富,盼着石聚彬如此的大能人,一致推举他当村长。
年轻气盛的石聚彬当着全村老少的面发誓,必须要携带所有人发财,让新郑红枣冲出河南、走向全国!1988,又是个红枣丰收年。
乡亲们把20吨红枣交给石聚彬,坚信他能带回红枣大卖的好消息。
结果车队一路上遭遇连绵雨水,红枣紧急受潮,没到深圳就开始发霉。
心急火燎的石聚彬本想趁一丝晴天摊开晒干、挽回损失,结果又突遭暴雨,枣子被冲得七零八落,他的期望也被冲得荡然无存。
巨亏5万的石聚彬凄惨落魄,只敢趁天黑进村,回来后一斤白酒下肚才敢跟老婆说起买卖惨亏,夫妻二人不由得抱头痛哭。
这是石聚彬生活中一次巨大的“滑铁卢”。
他辞掉村长,身背巨债,悄然外出打工。
不过,这个坚强的男性并没被挫折打垮,“虽然离开了,但我了解,我一定还会回来”。
◆“我回来了”走背运的石聚彬跑到郑州,接手了一家快破产的印刷厂。
几年下来,竟搞得风生水起,赚了钱、还了债,还积累了管理工厂的经验。
即使这样,他脑子里想的,还是如何把家乡的红枣产业搞起来。
此时,新郑的红枣加工小厂遍地开花。
它们资金少、规模小、产量低,收枣子简单加工下,谈不上产品开发,更没品牌定义。
石聚彬则四处调查市场,请教专家,深信“没高科技,一辈子就是个卖枣的角色”,只有研发有科技含量的高质量枣,才能打源于己的市场地位。
1993年,石聚彬精心准备后毅然返乡,承包了一家干果加工厂,赶着中国申办奥运会的热度,起名字“奥星”(意为“奥林匹克之星”,即“好想你”的前身)。
非常快,他开发源于己的拳头商品。
有次,在外跑市场的石聚彬跟顾客吃饭,发现朋友捞水煮鱼里的红枣吃时,吐枣核非常费劲。
这个不起眼的举动却让他心中活泛。
当时,所有些红枣商品都是“核武器”,他一回来就搞起“无核化”,率先开发出皮薄肉厚的“无核鸡心枣”。
商品拿到广交会上一炮走红,以每吨2.6万的价格被哄抢,一下子大赚100万。
但好景不长,“无核鸡心枣”非常快被友商模仿,大伙一拥而上,生生把无核枣的价格拼到了每吨7000元。
但石聚彬已经认识到了科技革新的魔力。
他了解南方人喜欢拿枣煲汤进补,又将红枣人参相结合,开发出小巧便捷、包装素雅的“鸡心人参枣”,第三在市场上掀起热潮,半年大卖30多万。
这次,石聚彬多了个心眼,为“鸡心人参枣”申请了专利。
不起眼的小事,在石聚彬眼里都成了开发新品的契机。
1998年,有新闻爆出天安门广场口香糖泛滥,他便琢磨着要做口香糖外形的红枣片。
商品做出后找专家鉴别,却遭遇白眼,“这不就是果丹皮嘛!”但石聚彬却别出心裁,他把红枣片放进烟盒里,变成了一款非常诙谐的商品。
男生买这么盒“烟”送女生,打开以为是口香糖,一吃却又是酸甜可口的枣片……好奇的青年都忍不住买几盒,专门用来跟好朋友开玩笑。
为开发新品,石聚彬花的工夫比其他人多太多。
他专程往北京、上海跑了69趟,只为访名师、求高人,为等专家常常耗一天,看不明白资料还一遍遍跑图书馆。
他说“赢者就是变者,变者就是胜者”,靠着下苦功和巧方法,愣是开发出枣干、枣片、枣粉、枣醋等16个系列、200多种单品,申请了近400项专利。
哪个也想不到红枣能“七十二变”,奥星就如此从上千家枣类企业中崭露头角。
商品火了,麻烦却来了。
石聚彬如何都没想到,为了“好想你”的牌子,竟会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商标大战。
◆真的“好想你”很多人都非常不错奇,“好想你”这个品牌到底是如何来的?真的原委,石聚彬到今天都讳莫如深,说要等60岁时再公之于众。
但当年,石聚彬为塑造新产品牌,特意搞了个寻求活动。
200多个名字中,他一眼看中了“好想你”。
工大家议论纷纷,专家们也感觉不妥,“听起来酸溜溜的”、“感觉不正经”、“特俗”……这种评价此起彼伏。
石聚彬却不这么看。
他感觉,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太含蓄,明明好想你,却从不说出口。
如果看望亲戚朋友送上“好想你”红枣,自然就能传情达意。
这是个有情有义、温馨温暖的好名字,而且非常不错记。
于是,他不考虑一边倒的反对建议,决定就用“好想你”!20世纪末,中国人对这样直白的情感表达还非常羞怯。
但石聚彬在亲自销售中却发现,客户一边红着脸,一边来买“好想你”大礼盒,非常快取得市场认同。
不少人对此大感意料之外,石聚彬却毫不奇怪:“一个名字,大伙越是质疑、反对,就越能在社会上引起争论。
争论过程中,品牌就自然而然就被传播了、记住了、同意了。
”当然,刚开始石聚彬也不确定“好想你”是否管用,等品牌闯出来要去注册,却发现有家枣制品友商竟抢注了“真的好想你”商标,让石聚彬顿时傻了眼。
无法,石聚彬只好硬着头皮打官司,结果缠斗9年,历经十几次开庭、38次调解,终于把商标抢了回来。
品牌火了,假冒伪劣的“李鬼”则防不胜防。
为确保买家买到货真价实的“好想你”,石聚彬不惜本钱开专卖店,一度惹得质疑四起。
更让他暴跌眼镜的是,专卖店一开,“李鬼”们也纷纷效仿,“真想你”、“想念你”、“好相你”等粉墨亮相,连企业的打假组都晕了。
有的假专卖店开得比真店还大、还好,叫人大吃一惊。
对此,石聚彬总感觉是由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吃了没文化的亏。
但其次,他正是靠着农民的朴实劲,打动了无数商户。
当初为打开市场,石聚彬一家家商家挨个跑,赚钱了叫人家拿大头,自己挣小头。
他告诉自己:“心胸有多宽,事业就有多宽;诚信有多少,朋友就有多少。
”好商品加上好销售,“好想你”打动了精明的老板、挑剔的城里人,取得了买家的好口碑。
石聚彬发现,不少客户不但回头客,还拉来了我们的亲戚朋友。
好商品,自己会说话。
靠着这股诚意做商品的朴实劲,石聚彬不声不响就成了红枣业中“武林盟主”。
◆红枣教父在“中国枣乡”新郑,枣类加工厂成百上千,为何石聚彬能做大?石聚彬说,自己能把事干成,靠的就是专注和恒心。
有朋友劝他开矿或搞房产,他统统拒绝:“每一个人一生只能办成一件事。
我不求多,就认定了红枣,那是大家家乡的根儿,也是我这辈子能成事的根儿。
”石聚彬常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有一个身份一直没变,我就是一个农民。
可这个“农民”不简单,他有门绝技,能看枣“报户口”:随意抓起一颗枣,就能说出它的品名、产地、特质。
这门绝技在去新疆南疆收枣时大有用处,只须他进枣园抓把枣,一看二摸三尝,就能估算出能有多少特级枣和一二三级枣。
以此类推,今年总体的收获就了然于胸。
常有人问石聚彬,好想你的枣子那样甜,是否有添加剂?免洗枣真的不洗就能不能吃?石聚彬一直充满信心:尽管放胆吃。
他的底气,来自对生产步骤的严格把控,更有一颗对食品安全负责的良心。
在好想你公司大门口有八个大字:道德产业,良心工程。
石聚彬以此告诫职员,要维持本色,别想着投机取巧:“做产业,做的是良心,做商品,做的是道德。
”他心里,装的就是这类实实在在的大道理。
早期,好想你为保障枣源水平,使用过“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
可农民种枣非常随便,不舍得在种苗和田间管理上多烧钱,再如何监督也有疏漏。
致使收的枣大小不一,口味有差。
2000年时,有的枣子还出现农残,在出口检验时亮了红灯。
这事把石聚彬愁坏了。
种植是把控水平的源头,但土地、枣树都是农民的,如何管?最后,他琢磨出“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模式。
非常快,石聚彬建起上千亩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在这里培育优良枣树,成形后包给农民,并签订保底回收协议。
为了让枣农们科学种植,石聚彬还重金请专家免费培训,把剪枝、清园、深耕、施肥、灌溉、防冻的技术全教一遍。
为确保食品安全,好想你又研制配方肥,禁用化学农药,只用生物农药,农民照此科学种植即可。
非常快,河南新郑、河北沧州、陕西大荔、新疆阿克苏和若羌,都成了好想你的进货渠道种植基地。
收枣时,采购职员在农残、水分、裂纹等方面取样测试即可。
这方面,好想你的规范全都高于国家标准,只须农残超标一次,下次采购职员就不来了。
有了好枣源,还要有好工艺、好技术。
好想你的生产车间空气达10万级净化,超越了30万级的食品车间标准。
每颗枣仅清洗工序就达5道,还要机选两次、人选两次,再以高温臭氧杀菌,20道生产工序后,才留下品相最好、口味上乘的好枣。
这其中,好想你还独创出螺旋式风流烘干技术,内外一并烘干,绝不会像普通高温烘干那样,让红枣外焦内湿。
就如此,好想你坐上了红枣加工技术的头把交椅。
连免洗红枣、枣片的国家标准,都是石聚彬主持起草、制定的。
从严格的源头把控到细致的生产加工,石聚彬有一种偏执,千万不可以为了赚点蝇头小利,弄得大伙不敢吃这么有营养的好东西。
他感觉,品质是1,品牌、推广、广告都是后面的0。
假如品质出了问题,再大的品牌也会灰飞烟灭。
靠着对水平的执拗,好想你的红枣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2024年更是一举突破1.6万吨。
石聚彬在全国500多座城市开出2000多家专卖店,他也由此被誉为“中国红枣教父”。
◆感恩生活在石聚彬眼里,他最佩服的河南企业家是双汇的万隆、三全食品的陈泽民和王守义十三香的王银良。
他们在最传统的实业中做出最与众不同的事业,把不起眼的小买卖做成了不起的大产业。
这点上,石聚彬同样倍感自豪:“我最骄傲的就是开辟了一个行业。
”在全国,有数千万人靠红枣吃饭。
但在与“好想你”有关的产区,枣农才大范围致富受益。
不少枣农盖洋楼、买轿车,年入三五十万的比比皆是。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伙富才算富。
”这不是喊口号,而与石聚彬早年的历程有关。
但凡熟知石聚彬的人,都了解他感恩心极重。
他爸爸7岁成孤儿,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从上一辈就遭到乡里乡亲的恩惠;14岁那年,他妈妈又大病一场,要50块的手术费救命,靠着东家大娘西家大婶一毛两毛,凑了52.6元,救了妈妈的命。
这类往事石聚彬反复提起,终生难忘。
“要了解感恩,这是我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的谆谆教诲。
”石聚彬发誓要靠红枣闯出条致富路,替爸爸妈妈报答所有乡亲,他做到了。
创业成功后,每年新年他都会回到小石庄,给所有乡亲发红包、贺新年。
老大家喊着“彬妞”的小名祝他兴旺发达,他却感动得热泪盈眶,感恩说起老大家救济爸爸妈妈的往事。
企业上规模后,石聚彬又不停地回报社会,常常随手就捐几万、几十万,在家乡修路架桥、通水通电、扶贫敬老、助残助教,并在汶川、玉树地震时为国解难,累计捐资超越1000万。
在这个“三瓜两枣”的行业中,已属不容易。
在石聚彬看来,富豪永远不会被历史铭记,大家能缅怀记住的名人,都曾为一方水土一方人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企业家来讲,只有承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大家有钱才有意义”。
而石聚彬能做到真诚感恩,全因他就是个佛商。
他说,“枣有佛性”。
枣树的一生充满奉献,花供蜜、果供食,枝干当木当柴,最后立地成佛。
2007年,当南水北调工程穿越新郑,一处600多年的古枣园在劫难逃。
石聚彬听说后,当即决定回收这类古枣树,将它们移栽到好想你的御枣园。
虽然大多数成活,但有的风烛残年的老枣树还是没挺过来。
石聚彬为此叹息良久,却想法一发。
这类古枣木树龄数百年,木质坚硬,极具珍藏价值。
何不请来巧匠,顺势雕成佛菩萨造型,让它们的“生命”得以延续?好想你由此塑造出“万佛园”,石聚彬的计划是要完成9999尊佛像的雕刻。
从此,石聚彬四处收来废弃的老枣树,用以雕刻。
从企业经营来看,这好像是无用功。
但石聚彬觉得,每棵枣树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好想你会善待每个生命,更会善待每一位买家。
现在,万佛园已成世界上最大的枣木雕刻园。
凡是在此亲近过近万尊佛像的人,心灵都会感到强烈震惊。
不少企业家参观后表示,怀善心做企业的人,才能有如此的福报。
非常快,石聚彬又建起中国唯一一家里华枣文化博物馆。
有了这类积淀,好想你的“红枣文化游”竟出人意料地火了起来。
◆中国枣业第一股接触过石聚彬都了解,他为人诚恳、态度亲和。
即使是接到恼人的骚扰电话,都不会恶语相向。
在他看来,再有钱的人,终究是个普通人,并不值得骄傲和炫耀。
这种观念一直随着着他的成长、成功,并贯彻在企业管理上。
有趣的是,石聚彬最爱看《三国演义》,并从中琢磨源于己的管理之道。
其他人都只崇拜某个英雄,他却把三国人物的优势和弊端都总结出来。
像刘备,擅长笼络人心、宅心仁厚,却不懂带兵打仗;曹操知人善任,却疑心病重、心狠手辣……这类点被他一一列出,只学习运用其中的优点。
要管好这家以农民为主的企业,石聚彬勤学理论,却从不照本宣科。
他认准了要“以进步促管理”,企业好就涨钱。
农民工都实在,只须收入比种地强,都乐于被管理,多严的水平标准都能贯彻到底。
2024年5月,好想你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一举成为“中国枣业第一股”,让不少人大吃一惊。
极少有人了解,石聚彬专注在红枣行业20多年,将200多种红枣商品卖遍全国,才创造出这个产业奇迹。
好想你的知名度、美誉度高了,但石聚彬却觉得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也面临着企业成长的新瓶颈、新烦恼。
好想你虽是当地口碑最好的企业,但新郑在全国只算五线城市,非常难招到捐躯三农的高档人才。
于是,他改制前就拿出34%的股份搞股权勉励,上市后又启动职员持股计划和合作伙伴计划,期望用一系列革新勉励机制来促进成长。
然而,大趋势却骤然改变。
好想你以前走的是高档路线,并伴随消费升级异军突起。
但中央“八项规定”一颁布,礼品市场日渐萎缩,营业额成长开始遭遇瓶颈。
石聚彬感觉到市场变化,飞速采取手段,很多关闭实体店,并逐步把休闲化、去核化、电子商务化,确立为新策略。
为抢占大众休闲消费市场,好想你在不断尝试中,推出小包装的即食无核枣,非常快取得了“吃货”们的喜爱。
华商韬略梳理资料显示,2024年“双十一”电子商务大战,好想你的120克即食无核枣卖成热卖,全年电子商务途径营收达成1.17亿,年销售总额达11.13亿,转型策略初见效果。
但石聚彬感觉,如此的力度,显然还远远不够。
2024年8月18日,好想你以9.6亿的高价,正式并购“百草味”这一国内知名网上休闲零食品牌,以期强力拉动在网络平台的销售。
就如此,好想你从“红枣第一股”,变身为休闲食品的大电子商务。
资本市场对石聚彬的大手笔极为看好。
按协议,百草味在将来三年内将完成最高30.41亿的销售额,不然将补偿好想你。
这一对赌协议极为有利,好想你的股价应声而起,公司市值飞速突破百亿。
大家显然期盼着线上线下两大驰名品牌结合,能创造出新的行业奇迹。
而对这个钟爱红色、一生爱枣的“红枣教父”来讲,企业市值上不上百亿都无关紧要,他最大的心愿仍然是,让中国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吃上好红枣,让所有人都享受红枣带来的大健康,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