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大学生不看指导创业的书本,并非说明他们无需这种书,而是说明大家现有些书本根本没办法指导他们。”中央民族大学KAB指导师周其洪听说创业学院生极少看指导创业的有关书本的时候,他表示,这是一种悲哀。
  中国年轻人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在校大学生创业者,发现这类创业学院生并非十分关注创业书本的指导,他们愈加重视的是实战经验,在校大学生创业者王强告诉记者,“我创业就是由于头脑里有了想法,然后去付诸推行,老师和朋友们给的帮忙不少,但对于创业方面的书却不太知道,也极少关注。”他期望可以在市面上可以看到更多以实战经验为例的创业指南书本。
  著名企业家的创业书本受追捧
  “我感觉成功企业家们的实战经验对创业人士来讲是最有用处的。”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刘小黑表示,他现在正在阅读著名地产商冯仑所著的《野蛮成长》。
  在走访中,所有被记者采访的在校大学生创业者都倾向于创业的书本应该由真的的创业家来写,“指导创业的书本应该依据不一样的行业来编著,每个行业都有我们的特征,大家期望出版商可以请比较著名的企业家来编著,譬如说像电视节目《赢在中国》邀请的那些企业家,当然,也未必他们亲自编,仅需他们对内容把关,可以把看法讲了解就能了。”王强如此觉得。
  书店销售向记者介绍,那些关于成功企业家创业案例的书本最受关注。记者在书店看到,像《史玉柱谈创业》、《马云如是说》等企业家谈创业的书本遭到读者追捧,而除去创业的书本,一些成功学的书本也遭到大学生读者的欢迎。
  但也有在校大学生创业者觉得著名企业家的事例并不合适初创业的大学生效仿。“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多数都是从小做起,极少有人可以刚开始就去做大交易,成功企业家们总是喜欢谈论的是成功的历程,而对于成功的方法极少涉及,所著的书上写的也都是大伙基本都懂的道理,作为励志书还可以,假如作为指导书还是不可以叫人认可。”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创业的李刚表示。
  不被看好的创业指南课程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各地也纷纷颁布打折政策,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但不少创业的大学生却表示,“大家响应号召出来创业了,但明显感觉到缺少创业方面的指导。”关于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方面的教程就更是少之又少。
  记者在书店中看到,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类方面的书本只有寥寥几本,大多为高校自编创业教程,像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就教程——《成功创业课程》等。“目前参与撰写教程的学院派太多,教程不少都是编撰的,大多数的编书者都没创业的历程,更别说创过业、当过老板,他们甚至连真的在企业里工作的经验都没,就是东拼西凑一些案例来当做教程。”创业人士李刚表示,他对现在的创业指南教程并不看好。
  周其洪表示,高校KAB课程教学中用的创业教程还是发挥了非常大用途的,这套教程由团中央、教育部、国际劳工组织等参与组织撰写,翻译了很多的海外KAB课程内容,又加注了本国的案例,“目前的教程与中国当地化结合得很好,但还是有肯定的差距,上课时产生的成效也有非常大局限性,海外的创业体系和中国不同,因此中国的大学生还是应该有我们的教程”。
  创业指南书应理论结合实践
  在KAB课程教学中,周其洪发现,创业课程的教程还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觉得,创业需要有理论的支撑,但更需要经验的总结,创业是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还是要有创业成功者的经验,以他们为主。
  创业人士总是最需要的就是资金,周其洪就拿风险投资来举例,“假如创业人士要筹资,怎么样获得风险投资?还是风险投资商来写最好。什么项目做合适?还是在创业方面比较成功的人士来对你说:不同项目有哪些不一样的选择标准,这个项目是否小项目。”
  作为来自一线的一名创业课程教师,周其洪目前讲课中除去找一些身边的案例以外,还会请一些成功企业家走进课堂,他觉得专业化的教程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者来讲会更实用一些,“这套专业化教程应该涉及创业的很多方面,对创业人士要有实质性的帮忙,专业性教程要告诉他们,哪种项目合适创业,对项目的评估标准、评估办法等,同时还要包含怎么样筹资、具体的商业计划书如何写、商业计划书与具体创业的关系,与创业初始需要知道的工商、法律等方面的常识。如此一套比较具体的教程对创业人士来讲比较要紧。”
  来源:中国年轻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