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改革和试点登记规范是资本市场首次同步推进增量和存量改革的重大改革。在股票变动的同时,也面临着增量IPO。资深投资银行家王表示,他并没太关注首日18只新股的表现,创业板800只老股应该是当天的焦点。创业板改革最大的意义是股市改革,而不是IPO。

深圳证券交易平台宣布,首批创业板注册规范下的公司将于8月24日上市。截至现在,在创业板注册规范下,已有18家初始公司完成新股发行,等待什么时候上市的。这是6月22日第一批企业发布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值此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深圳速度第三在资本市场完美展示。

除新股外,创业板850余只股票也将纳入20%涨跌的买卖区间。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觉得,这将进一步改变市场活动,并给予市场足够的定价空间,这是市场体系趋于成熟的标志,有益于资本市场的长期进步。

创业板第一批上市公司 创业板如何上市公司

就股票商品投资而言,蔡智威表示,公募基金一直坚持价值投资理念,选择符合行业趋势、具备行业特点和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所以创业板的涨跌调整并没影响基金的投资方案,仍然会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努力为持有人持续带来回报。

融通创业板指基金经理蔡智威表示:“将创业板的涨跌调整至20%将提升市场的整体定价效率,进一步改变市场活动,并给予市场更充分的定价空间,这是市场体系趋于成熟的征兆。”。

具体来讲,蔡智威觉得,第一,对于国内很多新兴中小微型企业来讲,创业板注册规范改革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直接筹资支持,促进了产业的全方位转型升级。伴随国际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正常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达成产业转型升级,以支持“新经济”的进步和增长。从国内过去的筹资体制来看,“间接筹资”比率超越80%,致使信贷资源过度集中在国有企业、房产等重资产上;然而,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中小微型企业总是具备“轻资产”的特点。因为缺少符合银行信贷需要的抵押品,民营企业筹资困难且昂贵。因此,创业板注册规范改革将通过直接股权筹资为一大量优质“新经济”企业提供更多的筹资支持。

蔡智威剖析说,今年的创业板注册规范改革是继去年科技革新板注册规范渐进式改革之后,资本市场初次进行的股市注册规范试点改革,是全方位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一步,意义重大。

第三,对于中国经济来讲,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社会进步面临前所未有些挑战。
2025年首季GDP同比增长-6.8%,第二季度回升至3.2%。然而,全球疫情蔓延,外部风险挑战大幅增加,国内经济复苏仍面临重压。在危机下,更需要用改革的力量来解决进步中的问题。创业板注册规范改革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能够帮助健全直接筹资体系和扩大股权筹资规模,减少宏观杠杆率,增强企业应付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在新冠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下,大家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中国经济达成革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帮忙。(经济日报记者周琳)

第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讲,自科技革新板注册规范试点改革以来,已有150多家公司成功在科技革新板上市,科技革新板注册规范试点增量改革很成功,意义重大。但同时,中国有近4000家上市企业,资本市场的股改其实更要紧。现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有800多家,投资者超越4500万,投资经验丰富。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越9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10%以上。应该说,创业板作为第一个证券市场登记规范试点,无论从企业数目、投资者数目,还是市值占比来看,都具备非常不错的代表性。创业板注册规范的成功落地,有望为创业板市场的进步积累经验

来源:经济日报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