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来信说,企业的职员大部份是创业元老或亲朋好友,这类人因为资格老或者亲戚关系,不太好管理;同时,他们的常识相对比较陈旧,观念比较落后,而且,创业阶段的激情不再,工作没那样主动了。
那样,怎么样处置企业元老与亲戚问题?
对于元老与亲戚的处置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民营企业的大问题,不少企业由于没处置好如此的问题,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有的甚至因此破产。一些企业认识到问题的紧急性,拟定一些相应的规章规范,如绩效考核、奖惩规范、职员福利等,这类都是很必要的。此外,对于怎么样处置该问题,我还有一些建议:
1、公司元老的状况差别非常大,要不同对待。有的元老能力跟不上了,观念落后了,可是有的还是未必,公司在用人的时候,对于有能力的元老要给他们舞台,充分让他们发挥。对于那些确实通过培训、开发都没办法胜任工作的,公司要通过规范让他们退下来,同时要保证他们的利益。做好这个工作,就要第一解决一个问题:每个职位的任职资格/入职需要/职位胜任模型。有了这个首要条件才可能衡量某个人到底适不适合相应的职位。不然,大家就没科学的依据判断某人适不适合,而只能凭直觉、拍脑袋。
2、亲戚在公司工作是中国企业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应该解决好。一般,我比较反对亲戚在公司工作,可以设想:公司假如有七大姑八大姨你根本没方法规范运作公司,并且,有他们在非常难吸引到人才,哪个想到如此的公司当“外人”?所以,对于亲戚,应该建议他们逐步离开公司。假如他们是人才,不管到哪儿都有饭吃;假如他们不是人才,要他们在公司做什么?当然,也不要动作太快,还是要一步一步分批来。2、也不需要一刀切。3、不要太强硬,要多做说服工作,自愿原则,并且要有一套规范、步骤,以照顾他们的利益(当然也要照顾好企业的利益)。
3、 创业的激情困难维持长久,当初之所以有激情,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憧憬,都有一个对将来的美好向往。可是,这种憧憬会疲劳。伴随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公司并没像当初所想的那样,他们个人当初的理想也没完全达成。这样的情况下,维持原来的创业激情是不可能的。另外,当初他们可能是“无产阶级”,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资产,生活也比以前好了不少,开始享受生活了。要了解,享受生活是要花时间、精力的,有些时候同工作会产生矛盾的。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
就需要大家企业的老板、老总们有一个远大的理想,要给企业在现有些基础上、目前的条件下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可达成的),并且把如此的一幅蓝图印在每个职员的心里。并且要把企业的理想同他们个人的将来联系起来,变成他们个人的憧憬,他们个人的美好向往,如此他们才能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