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博士龚宗洋

“新厂占地16亩,规划建设4000平米的装配车间和实验室,2700平米的办公研发大楼,2025年2月将正式投入用,到时,大家就有了真的是我们的办公地址了。”站在公司新址规划成效图前,龚宗洋一一为大家介绍,掩抑不住内心的开心。
龚宗洋是六合竹镇泉水人,2025年获东南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博士学位。
2025年,他携带高档动力总成台架测试系统项目回到家乡六合创业,创建南京三创智能化科技公司,当年入选“321引进计划”和“六合英才计划”,获得政府资助的15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为切实解决人才在创业之初的实质难点,六合区提供了1700余平米的厂房、500万元的贴息贷款,并为他成功牵线紫金创投。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就如此在六合生根发芽,进步壮大:研发团队由刚开始的3人,进步到现在的46人;自公司注册到今天,已有2项创造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025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以来公司累计达成销售额5000万元,2025年预计可达4000万元。
“六合区给了我最有力的政策支持,也让我领会了家乡看重人才、尊重创业的环境。”回想当初把公司从苏南迁到六合,龚宗洋由衷地说,“另外,当地的产业配套和市场发育也更合适大家企业的进步。”
三创智能化科技公司是专门为汽车传动系统量身订做测试设施的企业,龚宗洋形象地把这个行业称为“小精尖”。以前,动力传动系统测试项目均是由高校科研院所承担,但真的以市场的思维来推进产业化,在国内还尚属初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三创”填补了国内产业的空白。
走进偌大的生产车间,只有2名工人正在忙碌。面对疑问,龚宗洋介绍,这就是三创企业的特征,研发职员占比重非常大。一组设施上某品牌汽车新研发的变速箱正在进行测试,“整个设施其实就是在模拟汽车运转,一端模拟发动机,另一端模拟荷载,根据设定的参数输入就能得到变速箱的各种数据,为顾客提供科学的参考。”
据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符合园区高档装备制造的产业定位,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园区才对它倍加关注。为促进创业型科技人才企业的健康进步,园区不只组织企业申报各类项目,争取项目资金,而且积极推荐他参加南京创业练习营,同意导师一对一创业辅导。
也正是如此的培训,打开了他的进步思路,持续为顾客创造价值、探索持续盈利模式已成为他的新追求。现在,公司已渐渐脱离“卖设施”这种低端的经营理念,正在探索针对顾客的需要,提供设施出租服务,以后,公司还要向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更“轻”、更“精”的方向进步。
“其实,从科研到创业,这中间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龚宗洋坦言,“以前仅需专心搞研究,目前还需要考虑到企业的规划和管理。”说着,他拿出了一份刚签订的合同,筹备拿出15万元,委托某管理咨询公司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强凝聚力。当初中三年级五个人的小团队,已成长为50多人的大伙庭,怎么样在做强商品,发展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好企业文化,这是一个创业人士的难点,也是一个将来企业家的幸福。
来源: 南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