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维持世界领先 革新能力持续提高
  去年国内研发投入超1.76万亿元(经济聚焦)
制图:沈亦伶
  十月9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202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5年国内研究与试验进步(R&D)经费投入总量超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达到2.13%,再创历史新高。
  研发经费投入提高预示革新能力提高
  有投入,才能有产出。研发投入规模和增速的提高,总是预示着一个国家革新能力的提高。
  2025年,国内共投入研究与试验进步经费17606.1亿元,比上年增加1929.4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3%,比上年提升0.02个百分点。按R&D职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3.6万元,比上年增加3.2万元,落实革新驱动进步策略获得了显著效果。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剖析,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R&D经费投入呈现四大特征:
  投入总量与美国的差距正逐年缩小。
2025年国内R&D经费总量初次跃居世界第二位,当年R&D经费总量约为位列世界第一的美国的40%,预计2025年这一比率将接近60%。
  投入年净增量已超越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增量总和。
2025年国内R&D经费净增量为1506.9亿元,而同期OECD成员国R&D经费净增量合计约为人民币973.7亿元,国内的研发经费净增量约为OECD各成员国增量总和的1.5倍。
  投入增速维持世界领先。
2025—2025年间,国内R&D经费每年平均增长11.1%,而同期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别为2.7%、2.3%和0.6%。
  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25年国内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1%,从OECD的35个成员国R&D经费投入强度看,介于列第十二位的法国(2.25%)和第十三位冰岛(2.10%)之间。
  研发投入结构向好,基础研究经费增速为近5年最高水平
  在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国内研发投入结构也持续向好,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根基更结实,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进一步提高。
  因为基础研究难有经济效益,结果具备不确定性,因此国内基础研究投入长期以来处于较低水平。不过,近几年,伴随国家革新策略的推行,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纵向看,2025年,国内基础研究经费为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增速较上年提升3.6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为5.5%,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延续了2025年以来稳步回升的态势,达到202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横向比,2025年,国内基础研究经费增速,分别快于应用研究经费增速、试验进步经费增速3.7个百分点、6.9个百分点。高等学校对全社会基础研究增长的贡献率为64.6%,较上年提升25.8个百分点,对全社会基础研究占比的稳步回升起到积极的推进用途。
  ——主体更活跃,企业拉动用途依旧强劲。
  2025年国内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R&D经费增速分别较上年提升0.9、2和10.7个百分点,对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6%、9.1%和10%。
  “虽然企业的贡献较上年回落5.2个百分点,但依旧是拉动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张鹏说。
  ——地区更协调,东部区域继续维持领先。
  2025年,国内东、中、西和东北区域R&D经费分别为11884.8亿元、2820.2亿元、2196.6亿元和70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18.6%、13%和6%,对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9%、22.9%、13.1%和2.1%。东部区域R&D经费投入总量继续维持优势地位,中部区域R&D经费增速提升显著。
  ——新动能更强劲,行业集聚效应加大。
  2025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施制造业以超越2000亿元的研发经费,成为R&D经费投入最高的行业;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施制造业,则以2.53%成为投入强度最高的行业。
  综合看,2025年,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R&D经费投入超越50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8个,合计78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0.9个百分点;这8个行业的R&D经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5.2%,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2%和1.65%,较上年分别提升0.1和0.14个百分点,较制造业平均水平分别高0.86和0.51个百分点。
  政府投入力度加强,革新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变
  《公报》数据显示,2025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8383.6亿元,比上年增加622.9亿元,增长8%;财政科技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13%,维持了上年水平。
  2025年全社会R&D经费达成较快增长,得益于政府鼓励支持科技活动政策落实成效的显著提高和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变。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2025年企业享受的研究开发成本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分别为569.9亿元和1062.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26%,增速分别较上年提升7.6和6个百分点。
  “国内研发投入的总量逐年加强,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推进了国内革新驱动进步策略的推行,夯实了国内革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张鹏说。
  不过,专家也觉得,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研发整体水平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状况。譬如,国内基础研究占比与发达国家占比水平(15%—20%)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内研发投入强度与革新型国家(2.5%以上)相比,也还有肯定差距。
  张鹏建议,将来几年,国内应进一步引导全社会加强对研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前瞻性和应用性基础研究范围;进一步优化国内研发资源配置,突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政府对研发的管理优势,加大国家革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陆娅楠)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