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华太太参加了这个企业的酿酒培训机构。上课时,老师只让学生抄写一些关于操作和配方的笔记,老师时不时会劝说并指导学员购买何类设施。一个月之后,华太太就被告知学成出师。并花了8000多元买下了该企业的一套酿酒设施及附属商品。随后,华太太离职买了千余斤粮食和工具,在一个小作坊里面,开始酿酒梦想。
然而,华太太完全根据笔记配方操作,首次酿造的几百斤白酒出炉后却“酸不可闻”。而且,公司宣称100公斤粮食可以生产90公斤以上50°白酒,事实上只能生产50多公斤。后来,在她再三央求下、请来企业师傅亲自指导后,100公斤的粮食仍然只酿出50公斤到60公斤“劣酒”。华太太返回公司需要退换设施,公司称华太太买设施是自愿的,“代理”时是说过提供技术辅导,但并没保证将投资者指导到何种地步。结果一周之内,华太太“血本无归”。
据华太太介绍,与她一块投资失败的“酿酒”人还有不少。
记者以普通投资者的身份拜访了这家企业。接待记者的是一位女技术代表。她根本不理会记者的问题,只不过拼命宣传酿酒设施的“优势”,极力推荐记者购买这套价值4200元的设施。
陷阱1、“代理”背后不过多买设施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中,反复强调的都是“千年致富,酿造财富”的“低成本创业”思想,并大力推广“代理加盟”活动,甚至开通了在线代理业务。这无疑给投资者一个印象:将购买的绝不是一套设施,而是包含设施在内的整个技术与售后服务。
但一等记者仔细查问后,才发现了海量“错觉”:设施保修不是8年,而是3年,主要零件的更换只有1年,8年是水平“跟踪”。记者咨询“跟踪”的意思时,技术代表表示:因为大家的设施能在短期内扩大产量,多数购买了大家4200元主打设施的投资者,都在三个月内更换了更大更贵的设施,半年到一年后又更换了万元以上的新产品。
陷阱2、底价的实用性值得质疑
记者从广州酒业协会获悉,该类被企业主打推出、号称“节能”的新颖设施其实还是是“外热喷气”类型,其节能价值只有在操作者技术娴熟的状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市场上的传统非“外喷节能”传统设施价格只有3000元左右,实惠了很多。专家觉得,该类新设施只合适于已有相当生产推广规模的酿酒厂作固定资产更新之用。
陷阱3、酿酒水平有水分
该企业的一台新设施到底能酿出多少酒来?企业承诺说4200元一台的设施天天可轻松加工100公斤粮食,生产出490公斤的商品。比相同种类商品的生产能力高出了不止一倍。
然而,仔细盘查企业代表,才了解了其中秘密:原来,490公斤商品不只包含最多90公斤白酒,还有很多酿酒残渣兑水后生产出的副商品:而且,只有在生产程序最佳化且精准计算并完全借助残渣“循环生产”时,才可达到“490公斤”这个规模。
专家点评:“小本酒厂”孤掌难鸣
广州个体商会的刘新年先生提醒投资者,小本投资第一要看宏观大环境。现在的中国酒业品牌林立、角逐强烈,仅广东的中小酒厂就有1500多家;而伴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重品牌、看水平的生活习惯已经培养。
除此之外,开小型酿酒厂不是一件“买设施”的简单事情,技术、服务、市场推广缺一不可;特别是市场推广,最好能在投资前就明确确定相当份额的销路,再依据能达到的销路,确定购买设施种类与投资计划。最后才是去剖析比较各代理企业的宣传是不是华而不实,承诺是不是言不由衷。